「近在咫尺」

很多人覺得我們的片名有點拗口,難記,太文藝腔建議我們改片名會對行銷發行比較有利。今天我想說的就是片名的由來。

《近在咫尺》的最原始雛型來自於我大學時拍的一部短片,那是一個講記憶和遺忘的愛情故事,《近在咫尺》的第一稿劇本裡,明道飾演的阿翔和苑新雨飾演的姍姍這條線,故事的架構就是脫胎自那個短片。

劇本寫完之後得取個片名,當時想反正就是個工作暫訂的名字之後一定還會改,可是再怎樣也不能亂取,就回頭去想這個故事要說什麼?什麼樣的名字比較貼切?那時突然有幾句話閃入我的腦海,那是網路上很紅的幾句話「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,不是生與死,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」。我很震驚,原來我寫了一整個劇本想講的故事,就是這幾句話。

於是,劇本的第一頁正中央被我打上三行字

 

我愛你

近在咫尺

卻又遠在天邊

 

從那時起,我就把「近在咫尺」當做片名,反正投資方一直希望我寫一個純愛、文藝的愛情片,這片名應該夠文謅謅,而且我想如果大家不滿意總會再改別的名字。

愛情這個主題可以用任何形式去說故事,有人用「身分的差距」,有人用「一再的錯過」,有人用「誤解」、有人用「一日邂逅」以《近在咫尺》的故事回看片名,我想用「距離」來講愛情。

明道、彭于晏、郭采潔每個人拿到劇本都問我為什麼片名叫《近在咫尺》?我的答案很簡單,那是你們每個角色之間的關係,也是這個故事要講的主題。

阿翔(明道)因為車禍腦部受傷,他忘記他之前最拿手的拳擊,那是他最熟悉的事,看著滿室的獎盃他卻記不得怎麼打拳,那讓他痛苦,這是最近又最遠的距離。姍姍(苑新雨)是阿翔在北京的拳擊頭號粉絲,她想幫阿翔恢復拳擊身手找回自己,可是愈是幫阿翔回憶卻愈觸到他的腦部舊傷,在該與不該間是她最難跨越的溝渠。

大杰(彭于晏)年少輕狂傷了左手使他再也不能成為正式拳手,他只想僥倖撐完一場比賽把勝利送給從小帶他長大、以前曾是拳擊國手如今卻臥病在床的爺爺(王玨),勝利看似接近卻總遙不可及;爺爺時而清醒時而記不得的失智,也是大杰最難過的距離。小葵(郭采潔)是拳擊社經理,像個小男生卻永遠總是守在大杰身邊,默默支持他追求夢想,但大杰把她當哥兒們,她的喜歡只能藏在心底,那不是一種近在眼前遠在天邊?

最後選擇用拳擊當作動作線的主題,這也讓許多人奇怪,在台灣拳擊並不是主流運動,也許我選籃球棒球更討好市場,但除了預算跟我很想試試拍動作戲之外,拳擊是我覺得最貼近題旨的選擇。

拳擊場是個六尺乘六尺的方形擂台,上了場除了倒下、比賽結束,誰也離不開那塊框框。感覺上它是個限制,但在每回合三分鐘的比賽裡,拳手能盡情馳聘腳步、發揮所有苦練過的技巧和體能,那是無限的空間。而拳手跟對手的距離關係更是微妙,太近了容易被打到,太遠了打不到對方,你永遠只能抓一個最好的距離去前進和後退。你跟你的對手在六尺框裡雖然很近,但你們可能並不熟悉彼此,雖不熟悉,但卻是拳拳到肉的搏鬥;有形的對手來來去去,無形的對手就只有你自己,只有了解自己、超越自己才能拿下真正的勝利這些道理,不只限於擊拳場,夢想與愛情也適用。

這就是《近在咫尺》片名的由來原因。

也許叫「我的男友是拳王」真的讓人比較印象深利,但如果知道了「近在咫尺」四個字對於這部片的意義,它也許就不再那麼拗口難記了吧!

 

程孝澤

2010/JULY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近在咫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